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保險543

印象中幾年前的產險費率,大約是投保總金額的千分之三到四左右
而各大廠掛風險管理之名行環安之實的公司也往往會把保費高低當成重要的績效指標,乃至於有些走火入魔求好心切的RM主管,會在保險公司過來勘查的時候,發動整個部門表演如同國軍漢光演習般的"無預警"演練給保險公司看.....


最近survey了一下公司的保險費率,綜合商業火險的費率,連同各項附加的保險項目,根據另外一位同樣優秀且帥的學弟提供的各大科技廠的保險benchmarket資料,版主任職的這家小廠,費率與相關條件似乎不遜一些科技大廠。

另外根據黑暗工安界內的江湖傳說,如果有要參選全國工安唬爛大賽,聽說審查委員都會詢問有關公司保險費率的變化趨勢

而以下數據是某公司的相關數據趨勢 (金額與費率僅為示意)
年度    投保金額    費率(0/00)
96             100            4
97             150            3
98             200            2
99             300           0.5

很顯然,在該公司風險管理部門的努力下,公司的總保險金額逐年上升,保費與費率逐年下降,甚至在配合導入英明的勞委會所推出的TOSHMS制度之後,費率更大幅顯著下降。

這樣投保金額逐年上升,保費費率卻逐年下降所形成的黃金交叉,堪稱工安風險管理績效的最佳唬爛教案範例,不是嗎?

和公司負責買保險的財務部小姐喇賽針對此一現象研討後發現:
原來在98年度5月份的時候,政府開放保險自由競爭與鬆綁費率管制,所以資本額在一定數值以上的公司,其保費與保險費率都會有顯著的下降,剛好公司成長也突破了那個跳錶的門檻。

跟該公司有沒有四班二輪的ERC、TOSHMS與精實的消防損害設施等等,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如此一來,那種讓國家工安獎委員看了公司門面就沒有fu的老舊小廠,都可以拿出很嚇人的保費變化趨勢來唬爛審查委員說 比其他科技大廠更有資格拿到此一獎項...............

然而實情是  
政府鬆綁保險費率管制與保險金額突破門檻與才是主因

另外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
多大的製造業公司把保險升格為風險管理才會有搞頭?

分析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回歸   $ 來思考

一家保險額度乃至於公司資產總額為1000億左右的公司
千分之三的保費,一年就是3億
保費降為千分之0.3,一年就只剩三千萬

而假設在損防與風險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公司ㄧ年保費可以節省10%
在費率千分之三的年代,可以節省三千萬
到了費率千分之零點三的年代,cost down只剩三百萬

以上的管理意涵很明顯:
  1. 公司資產總額在100億以下的公司,其實搞保險與損防沒有太大的價值與空間:公司保費不過三百萬,績效再好,不過幫公司省下30萬,而這三十萬,養不起一個月薪五萬的專責與專職風險管理人員; 關於這點,先前那位想把ISEP搞成RM的學弟或許應該注意一下,因為查了一下資料,你們家公司的資產總值大約只有五六十億左右,達不到像兩兆雙星恐龍級公司的千億門檻,績效操作空間有限!
  2. 損害防阻與保險惡勢力橫行環安界的現象將如同保險費率下降一般,重要性縮小為原有十分之ㄧ;以往滿口的FM, NFPA等等損害防阻的功效與效益,在向錢看的老闆眼中,功效不如把錢花在BCP上面
難怪前年開始有人出來炒作BCP/BCM,不知道這跟整個保險大環境的變遷是否有關聯性?

欸,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後知後覺,當年在廠裡跑得跟狗一樣表演緊急應變給保險公司的人員看,不過是一種時代的亂象,有機會的話可以虧一下以前的老闆作秀做過頭,不知道他會不會生氣幹繳回嗆說:
X,TMD,人在將江湖身不由己,為了績效混口飯吃罷了。


--------------------------------------------------------------------
後記:
以前的老闆(不同一個)回應:
國際再保市場的角度上,面板廠的費率會比半導體廠要來的低,若再加上承保條件的不同,如自負額的高低,承保量體的大小...等,就會衍生出不同的費率,當然如果可以完全以國內市場cover,費率可以操的更低,當然承保公司的評等等都是影響因素.
保險是一種商業談判的操作,不全然是1+1等於2的理工邏輯



的確,保險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商品,更何況就風險管理而言,只怕萬一不怕一萬;所以一些損害防阻工程的費用還是不應該錙銖必較,特別是天意難測....

沒有所謂"成功"的RM或ISEP,只有"還沒出事"的RM與ISEP  。   (外加 出了事還沒陣亡、還著的RM與ISEP)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