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筆記-噬罪人


 
 
 
來看呂秋遠律師這本描繪人性的超讚法律故事書
(他的背景超威:大學念財稅,有法律+EMBA兩個碩士學位,博士再唸政治)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利害關係人心態側寫


是說覺得環保與工安從業人員都是一群平凡老實的人,認真工作換取薪水養家活口,絕大部份沒有心機、更不會(也不懂)使壞去害人。

只是很多時候,囿於扮演的角色與職務(扮演烏鴉與預警狼來的人),必須經常跳出來說很多不中聽的話(轉述法規規定與官員要求);更多時候被官方徵招去聆聽相關政令宣導,常常被官方恐嚇:如果不依法規執行OO作業、辦理XX業務,留下ZZ書面資料證據,那麼將來OOXX的時候,依據GG法規與YY規定,很可能會有被抓去坐牢的刑事責任,公司可能會被停工或處以高額罰鍰或不當利得

苦口婆心把抽象的官方要求與法律規定轉變成比較具體的系統文件與廠內規範,再花更多力氣去說服太忙、無心關注與如同文盲般的現場同仁落實

然而法律上的「應然」到現場實際執行的「實然」,兩者之間距離太遙遠、中間要經過太多介面,資訊與能量損耗太多,不是渺小的環安相關人員能夠cover

於是乎裡外不是人的環安從業人員被嫌棄與唾棄成為常態(網路或臉書上有許多相關論壇或社團可供相關從業人員靠腰吐苦水維持身心平衡)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績效與求生!合理與意義?


是說以前的夥伴在FB上求救,詢問大家有沒有人用SWOT來做工廠緊急應變的報告,他們家小老闆丟了以下這份連結資料要他生出來

想說SWOT應該是管理學院玩的東西,好逮我也花錢被騙去商學院再拿了碩士學位,應該可以幫忙看看提供一些意見才是;只是越想越不對,通常是用在比較高階經營策略的SWOT,怎麼會用來撰寫低階的應變演練的報告?
 

 
Disclaimer: 以下內容主要為靠腰,無關SWOT,亦無緊急應變專業可供參考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從審稿看paper industry的機會


三點想法
1.      集體審稿投票
2.      閱讀心得回饋
3.      提供意見(踢爆問題)、讓人知道那些手法無法解決問題也要有credit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內線交易真的穩賺不賠嗎?


是說在工廠打滾,偶而會有外人(流口水)來打聽公司的營收,甚至聽說有些內部員工或主管假自己職務之便(各項原物料用量變化他們最清楚),看到營收轉好馬上進場,苗頭不對則提前退場....

理論上掌握內線消息與資訊不對稱,應該是穩賺不賠,但事實上一定是這樣嗎?

學以致用,利用一些內部歷史資料與powerful的統計軟體來進行驗證

Disclaimer: 只是自娛娛人的流言終結試驗,不是正經的研究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爭氣與不爭


Define success for yourself, otherwise someone will do it for you –and they might not do it well.

 
老夫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年過四十,人生耗掉大半輩子,開始比較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人生樣貌(儘管有些是醜陋、令人厭惡的),哪些不是自己能夠擁有的人生樣貌(儘管流口水、幻想獲得)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NAT & HRO


兩大當代對立理論

Normal Accident Theory (NAT)and 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HRO)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如何評量領導人與團隊的好壞?


接續上週的文章,來想想這個議題。

 

對外情勢判斷

能否正確判斷外在形勢變化?
包含SPELT

Social:社會的脈動
Political:政治的風向
Economic:景氣的循環、產業/產品的生命週期
Legal:一些(遊走法律邊緣)作為的適法性(合法、但可能有道德瑕疵)
Technology:科技的變遷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領導人為何失職與未能贏得跟隨?

是說業界與政界有很多檯面上的領導人或高階主官,往往讓人失望與搖頭

有一流的學經歷,頭腦清楚、為人精明,打滾眼珠背後在考量算著利益與利用價值

有的說自己是好相處親切的人,但卻讓人畏懼

有的讓人覺得親切,但實際上卻是個幸運的草包

 
以下轉載一些文章來想想…


 

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工安專業543


近期工作雜思

1.      一種儀式?
2.      怎樣讓沒有購買意願的客戶買進產品?
3.      邯鄲學步的窘境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需要自知之明的管理系統與主事者

管理系統

是說ISO-9000/14000將於2015改版,而原先的OHSAS-18000,也將會成為ISO-45000

新版最大的特色在於統一的高階管理架構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專業經理人543


不知道大家對於所謂專業經理的人印象為何?

穿著西裝+套裝,給人感覺精明與俐落?
絕頂聰明,能夠提出一些他人沒想到的絕妙方案?
能夠像個英雄般扭轉虧損與經營不善的局面?
能夠鼓勵部屬、激發團隊潛能與戰力?
能夠用數據與圖表讓人一眼看見問題與解答?

 

光鮮亮麗與風光的另一面是

 

Disclaimer:內容沒有建設性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筆記-金融大騙局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3866



本書前三章告訴大家官方說法背後的另一種解釋,至於這些說法是偏激還是真相,端看您的身分與立場(是官員還是百姓,是資本家還是投資散戶)

隨文檢附一些很棒的參考連結,聊供尚未成年的投資人與公民參考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從抉擇關照自己的心性

是說在偶然接觸學習到人際網絡Social network theory,裡面提到社會學大師GranovetterBurt的研究,談論解釋「為什麼人們通常是從親近的朋友以外,得到寶貴資訊與工作機會




Disclaimer: 內容為個人牢騷,非Social network theory..沒有建設性.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筆記-法官說了算,缺席的證據與邏輯

償還書債&打消讀書爛尾ing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3479



作者的blog
http://hannahtien.blogspot.tw/

 
書本最上面的格言是「沒有真相就不會有正義
What If沒有人知道真相(事情的全貌),then我們該如何追求正義?

裏面提到很多法官會犯的邏輯誤謬,想到敝人做過的一些事故調查分析報告,好像也犯了很多邏輯誤謬和自以為是的自圓其說,罪過,罪過…TAT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生產與作業管理角度的工安議題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相關期刊,所刊登出的工安議題文章,
找了三份重點期刊上的四篇文章,窺探其想法與觀點

 

Is Safe Production an Oxymoron?

作者
Mark Pagell, David Johnston, Anthony Veltri, Robert Klassen, Markus Biehl

出處: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0(0), pp. 1–15, © 2013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Society

 

Introduction
Much of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practices operational managers engage in to improv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put workers at increased risk (e.g., Brenner et al. 2004, Ford and Tetrick 2008, Landsbergis et al. 1999, Lewchuck et al. 2001, Parker 2003, Pate-Cornell and Murphy 1996, Zohar 2002, Zohar and Luria 2005).
提高產出與生產效率,難免增加員工作業風險

Safety regulation is being created based on research conducted in operational settings that ignores operational outcomes. However, today safety regulators are still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research conducted in operational settings that treats safety as somehow separate from other operational outcomes.
安全法規的制定只考慮作業危害,不考慮作業的效率(便利)與產出;也錯誤地只看安全的部份(把工安視為獨立於生產作業機制體系之外的單獨議題)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想想高雄氣爆(8/28 updated)

除掉震驚與希望追查真相的鄉民直覺情緒反應,冷眼發想此一事件的長期演變

感覺掉飛機等重大黑天鵝事件其實背後的pattern與脈絡都是一樣的

文末附贈不夠嚴謹的case study聊供打滾同業參考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環保543-生態文明、循環經濟、綠色生產與雲端/大數據

生態文明

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

史前漁獵/石器時代

農牧,開始人與天爭地,敬天

工業革命之後的工業文明:人定勝天、工程改造自然環境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筆記-思考的脈絡

筆記-思考的脈絡
 


欠的書債,債臺高築,這本好書在書櫃當中躺了好一段時間,經本站站友Morris Chang推薦提醒,趕快摘錄一些重點與感想如下,算是打擊好書呆帳與閱讀爛尾…XD

 
呵,老師的書真的是有助於打擊腦殘、提升思辨能力的必備良伴啊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政策543


 是說很多公司為都有導入ISO14000/OHSAS18000等管理系統,依據條文要求都會製訂所謂的環安衛政策,例如以下範例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筆記-潛規則

是說覺得學院派講太多1+1=2 & 正大光明的計畫組織、企業倫理/道德、策略分析、數理統計、線性規劃/最佳解

這些東西言之有理、數學式漂亮/圖表無懈可擊;然而卻沒有人味:沒有考量現實生活當中,人和人的互動、彼此的喜怒哀樂、爾虞我詐、面子/感受/地位….

近期的賽局理論與腦神經認知,比較有接觸涉及到人性

吳思 這本潛規則,可以推薦給受school smart 荼毒太深的社會新鮮人,補修一下street smart

管理與社會不單只有明的法律與規範,還有暗的默契與潛規則

潛規則的背後,則是人性與私心;洞悉人性與人心,才能更上一層樓,看見更高層次的系統與因果循環;認清系統與因果循環,方能跳脫出來,塑造新的生態、扭轉組織衰敗的宿命

 

作者 吳思


1957年生於北京。1978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讀書。畢業後分配到《農民日報》,先後任總編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機動記者組記者。1993年,出任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橋》雜誌社副社長兼中文版主編。1997年至今,供職于《炎黃春秋》雜誌,先後任執行主編、副社長、總編輯。著述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影響。

 

他的Blog


 

本書在好讀網站的聯結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從企業社會責任到社會企業(4)

從企業社會責任到社會企業(1)
提到

一些消費性產品(3M, Coca Cola, 麥當勞)、通路廠商(7-11)或包山包海的集團(三星)等等,才有機會走到第四層,藉宣傳企業社會責任來行銷與造勢,亦或投資社會企業

 
昨天的格文
從企業社會責任到社會企業(3)
預言及料想:

CSR的單位,通常不會是第一線/創造戰功的單位,需要各相關單位配合與提供資訊;換言之CSR的主事單位處於資訊不對稱的劣勢情境,不見得能夠有效的/理想的整合各單位(通常是被各單位整..特別是如果公司的文化是論功行賞、各憑本事爭權奪利的地方諸侯型組織生態);所以CSR往往只能寫寫報告書、自欺欺人/應付相關利害關係人。

 

而上面這兩點,意味著:有些夠大的(或太大的)組織可以跳過蹲馬步的階段(法規查核與風險的控管=>直接用創投、天使資金、購併或合夥人的角度,直接玩社會企業

 

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從企業社會責任到社會企業(2)


上週提到的幾點個人思法

一、由下而上的累積
    第零層是賺錢,不要愧對股東的投資與員工的青春
       第一層是遵守法規
         第二層是風險的控管,減少損失與衝擊
           第三層塑造企業形象與建立利害關係人的(正面)認知
              第四層才是創造新產品/議題與帶來公司的競爭優勢
 

二、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投資與企業多角化(探索機會)的觀念,而非(回饋地方的)不樂之捐與費用.

 
三、這種投資應該是呼應本身的core business,而非為了CSRCSR
錢給學校或醫院,蓋一些以自己為名的蚊子館或發動員工不務正業去淨灘撿垃圾、探訪孤兒院、幫助偏遠鄉村小孩課後輔導….
Disclaimer: 只是舉例說明上面這些事情對於企業營運本身的關連性不高

 
底下先來看看國際規範說要怎麼做&
人家都怎麼做


全球八大
CSR標準、規範與構面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從”企業社會責任”到”社會企業”(1)

From CSR to Social Enterprise,在概念上的roadmap


圖片出處來源: 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許家偉助理教授
企業如何創造CSR價值簡報
光譜與天平的兩端,

一邊是股東權益最大化的右派觀點
企業的唯一責任就是股東權益最大化,其餘都是婦人之仁與不務正業=>賺錢回饋股東員工,讓股東與員工自己決定該如何運用些盈餘。

 
另一邊是強調公平的左派觀點
企業存在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解決社會的問題、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在政府市場失靈的時候,企業應該替天行道,兼顧所有利害關係人。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5/21捷運之劫運感想

本周 5/21發生的捷運砍人事件,可謂是台灣公安史上的黑天鵝事件
=>震驚、讓人無法想像與預料事態的發展


這種重大的意外事故與黑天鵝事件難以預料與預防,我們只能研究一家公司(或某個情境)有多危險,卻不能肯定這間公司(或那個情境下)ㄧ定會出事,只有等到事故發生的時候,這些前因後果才會被(一些穿西裝唬人的所謂學者專家)串連與穿鑿附會(自圓其說)在一起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POMS 2014(3.會議外的見聞與省思)


參加這樣一個世界級的會議,帶來的體驗、感動與改變是一輩子

 

首先第一個衝擊是時差

台北和美國亞特蘭大相差十二個鐘頭(其實是十三個鐘頭,因為美國還有日光節約時間的制度),飛到那邊大約是當地時間的下午三點,我的身體還停留在台灣的半夜三點、體溫很低,下飛機穿輕量羽絨衣,結果當地人士短袖短褲,形成強烈對比;到了當地的第一天晚上,身體卻處於台灣的白天,躺在床上,心跳很快/身體發熱,很累卻一整個睡不著。

 
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電影當中,主角少年Pi,很痛苦地跟自己的另一面相處與對抗;
一篇超讚的影評=>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10/137938.htm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POMS 2014(2.會議見聞)

這樣一個陣容龐大的大會,在三天半的時間,有上千篇的研究成果要進行報告,真是讓人感覺到自己是渺小到不存在的存在,
的報告水準不高:照稿子念、掛多個作者、回答問題亦可謂閃躲、連各種變數的測量都不講清楚;
有的報告水準讓人望塵莫及:議題新穎重要、方法嚴謹、口語簡報與投影片內容引人入勝、結果涵義深遠。

 
場子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人物: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POMS Conference 2014(1.行前準備)

是說有幸參加POMS的年會,除了興奮之外,心情可謂忐忑不安(行前我連台灣有沒有直飛、亞特蘭大在哪一州都搞不清楚)

話說上一次參加這種會議是在
1995年念研究所的時候=>參加國內的環工年會大拜拜,在會議中報告研究成果,當時指導老師還特別請來師公歐陽嶠暉過來聽(不知是對我的研究很滿意還是意圖置我於死地?...TAT,而師公歐陽老師還特別問了問題(我已經忘記歐陽大老問的問題了,只對他能夠直指問題核心的大師風範還留有印象)

謎之音:還好沒被另一位師公司徒達賢問過問題,不然可能會被釘在牆上、死的很慘..XD

沒想將近二十年過去,竟然有機會可以去米國,參加另一個領域世界級的年會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低濃度VOCs廢氣處理方法


是說有機會請到頂尖大學的環工系教授來徵詢,來賞味人家有如吃滷肉飯行雲流水般的解題過程(當年環工技師考試只是陪考一點都不冤枉...XD)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筆記- CRITICAL REALIST PHILOSOPHY AND RESEARCH METHODS

同學推薦的好文章

TESTING MANAGEMENT THEORIES: CRITICAL REALIST PHILOSOPHY AND RESEARCH METHODS

 
作者
KENT D. MILLER and ERIC W. K. TSANG

 
出處: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trat. Mgmt. J., 32: 139–158 (2010)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知易行難的管理與老闆的職業病


所謂管理其實很單純

只是從學術的角度看,它被一些太聰明的老師用數學統計、電腦模式與高深理論形容的很複雜

而從實務角度看,它又被所謂專業經理人用斤斤計較的績效指標、損益數字與願景理念陳述把搞得當局者自欺欺人、局外人霧裡看花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環安衛課程543

是說如果有機會回學校開課擔任講師、分享職場經歷的話,以下是課程的構想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法規的制定也應該進行成本效益與生命週期分析?!

是說台灣(世界各國?)的法規制定,感覺上都是很多利(+)害關係人/利益團體,想藉著制訂法規來尋租、上下其手與圖利自己的產物

因此制定出來的法規不但扭曲偏誤、窒礙難行也就算了,面對變化速度更快的社會脈絡與情境時,往往捉襟見軸、醜態百出,要靠有智慧的執法人員加以判斷拿捏(拿捏的好,是造福天下蒼生,拿捏的不好,就是依法行政的荼毒百姓)

 
事實上法規的制定,本應有周延的評估,例如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0919143149/RIA_model.doc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答客問關說+公司治理543

是說一直覺得所負責的環安職務,權責不大,雖然沒有什麼油水與搞頭、但相對的也可以問心無愧、腦袋空空身心輕鬆就事論事與工作;直到同行朋友問了以下問題:

前陣子,當地民代對部門的一個職缺推薦了三個人選&公司某位大股東董事介紹了一家廠商想拿廢棄物合約,請問單兵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