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筆記-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73646

這本書幾年前就看過了,年過四十再看,感觸/共鳴隨著人生歷練又再多了一些
 

 


 

1 你確定(自己是你想像的那樣)嗎?

生命就像一個八斗櫃,每個人的身分與角色扮演,在不同年齡或情境下,有所差別、扮演多種角色,有時候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會認知衝突/錯亂 

工作與個人友誼往往是兩個不應該重疊的領域,有時候在個人生活中作夢都不敢的事情,在商場上卻做得理直氣壯、沒有罪惡感。 

實情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都會有不同的舉止(端看是否受到考驗),我們的性格與行為有部份來自於基因與先天,剩下的部份則是隨著環境與時俱變的結果。 

我們會隨著經驗與學習而逐漸變化,終其一生都在發展與嘗試自己的各種身分,隨著年齡增加,開始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幾個生活範圍,身分越來越穩定、成熟(相對的也變得死板、保守、懶惰與自我束限) 

成功往往不在於知道目標再採取行動,而是剛好相反:在行動、反省與質疑當中,在重複摸索與再行動的過程中,才能發現自己是誰、是塊什麼料子。

一個人被記住不是他怎麼賺錢,而是他怎麼花錢(把錢與時間用到哪裡)=>你自己認可的人生意義與貢獻為何?

人生意義與貢獻不必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對於很多人而言,子女就是最好的意義與遺產;對於很多男人而言,工作與事業就是他們的人生意義;另一些人的人生意義與貢獻則是他們所拯救或改變的生命、甚至是他們栽種的花草、去過的地方。 

盡力找尋自己的身分與可能樣貌正是人生的意義與目的(而非一定要賺大錢、當上董事長…)

 

 

 

2 愛爾蘭的根

了解你的根源如何塑造自己的性格:家族、出生與成長地方的風俗、國家社會文化=>這些片段能夠幫助你定位自己,進而去思考和別人的差異,發展出第二種、第三種國籍與身分認同。 

大多數的人往往盲從於自己出生時的宗教、階級與許許多多的習俗/觀念/偏見、活在自己的小圈圈當中,服膺於成長環境的影響,沒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其實有可塑性、可以選擇、我們都是一樣的人、世界很大。 

生命不過是為了求生存,光是這點就夠(讓人受不)了,不要再冠上國家、族群、宗教、階層認同的大帽子(只是人的習性就是會區分你們、我們

現代的生活雖然比較富裕,但是精神卻比較困乏=>欠缺友善、時間的輕鬆自在、親情友誼、對社會社區的關懷。

 

 

 

3 希臘的智慧

連續問三次以上的為什麼,以發掘除沒意識到的深層動機、挑戰自己原先的假定

要小心提防那些早年的標籤:學歷、科系、第一份工作、性別、種族..etc;它們會黏在你身上,不管正不正確

人生往往不像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個人、環境與遭遇事件交錯成複雜的關係,往往沒有人知道全貌與真相=>在法庭上發是說真話的人,其實只是說明自己的觀點(看到事物的影子)=說謊。

扣除部分邏輯與數學,絕對客觀的真理並不存在。真實世界當中的事物往往帶有附加條件,依附於情境、觀點與一些假設前提。 

如果想要生存與成功,不能把自己的世界觀當成順理成章的唯一真理,必須去看看別人從經驗當中驗證的世界假說=>要習慣性地懷疑與深入思考。 

柏拉圖的理想國與精英治國其實滿足與符合的是貴族世襲的利益,進而在教育與階級流動上阻礙底層的人向上提升(儘管這讓社會變得穩定)。 

對於商業運作而言,只要不斷地問為什麼,對於傳統的經驗與做法保持懷疑,質疑大家都接受的意見,找尋其他解決問題的途徑/替代方案即可。

如果你的答案更好,權威與教科書上怎麼說一點都不重要。 

美德(virtue)不是惡行的相反,不過是避開過尤與不及的中庸之道
罪惡則是逾越了中道,要不太過頭,要步則是不及格。
 

幸福不是和夢中情人做愛的極樂,而是興致勃勃地去做你感興趣與做得最好的事,對於公司而言則是最適化核心能耐 

生命經過數千年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在年輕的階段,人往往追求衝勁、冒險、豐功偉業,一段歲月之後,才學會反省自己造的罪孽,得到某些智慧。 

教育重要的不是背誦與記憶,而是讓人學習獨立思考、以清晰順暢/邏輯連貫的方式表達想法,並且應用自己的人生當中。

重點是你能做什麼、如何運用你所學、釐清自己的人生,而非你學到什麼或在哪裡學、亦或靠學歷來贏得別人的肯定。

 

 

 

4 婆羅洲的教訓

如果你的嘗試都得到好結果,那麼你推自己還不夠遠如果你的勇氣大一些,總會找到一種屬於你的生活 

不要自作聰明,忽視當地基層員工的意見(定出外行的計畫)
文憑只是繼續學習的一種資格,是教育的起點而非終點

要真正學好一樣東西,應該去研討會上發表、教導別人=>學到最多的會是你自己

I Do IQ更有用,事後的反省檢討比事前的準備可以學到更多。 

人生大多情況都沒有標準答案可供參考,而且每個人的需求與考量都不同,大多數時候你必須自己判斷、做出決定,然後堅持你的決定,經驗加上反省才會成為你的人生智慧。

只有技術方面的問題,才會有專家知道的比你多。 

事情往往是很低階的人在主導=>他們擁有很強大的負面力量,沒辦法成事、但可以壞事
欸,深有同感
決定組織水準的,往往不是所謂的核心部門或關鍵人物例如決定學校水準的是行政人員而非明星教授

一開始就找對的人,是經營所有業務的關鍵(如果找對人,不需要管理那套,如果找不對人,管理那套也沒用) 

相信與授權給這些基層的人主動靈活,才能創造一流的組織。
欸,好多組織的高階主管造成的傷害遠大於貢獻,另外更多組織沉迷於內鬥與內耗當中。

 

 

5 黃金種子

得到機會去承擔自己未擔負過的責任、在恰到好處的時間引薦、一句話、相信別人&給予他們相信自己的勇氣都可能是寶貴的禮物。

工作量太少、責任太輕,反而讓人心理壓力更大、更為沮喪=>這種環境讓人感覺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生命=>也會誘導這些不受重用的員工展現出負面力量、讓事情停頓/妨礙任務進行。

人生際遇的發展往往是在時機和人際關係網路的混合下決定的。 

老師、父母、伴侶與經理人都必須位他人而活=>受他們培育、教導、指引的人如果有任何成就,他們都必須將自己的與有榮焉藏在心理,因為受他們幫助的人很少會在當時就瞭解自己的貢獻,縱使了解,在那當下,他們也往往視為理所當然。然而如果你夠幸運,等到時機成熟,他們會回來向你道謝。

呵,這段話鼓舞安慰了我。

 

慈善是公告自己生命很有意義的一種禮貌宣傳。

在商業界,錢是一種度量成功的尺度,如果賺到錢的人能運用一部分來回饋社會,那麼大家都是贏家,慈善不是一種救濟,而是讓社會更好的投資;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經營權(license to operate),除了繳稅、符合政府各項規範外,還要歸功於一些無形的社會貢獻(=CSR),不應該把這種責任意識貶低為做公關

 

 

 

6 教商業的學校

管理並不神秘、觀念也不難懂

難的是觀念的運用與克服人性
 

以往三種不需要任何訓練、考試與資格的工作:父母、政客與經理人
對於父母來說,第一個孩子都是場實驗 

1990年以前,業界的經理人(除了會計師與退伍軍官外)往往都是在實作中學習與成長,而非管學院訓練

而過分重視有形財務數字與資產的會計師,往往不是好的經理人 

管理一家公司或是任何組織與其說是一種科學,不如說是一種實用的技術。然而哪些方法有效,無法事先確定=>每個情況都不同,角色、資源、動機、限制從來不會重複。當事人的創意、想像與個性可以發揮作用,真實組織不像機器般穩定不變。 

然而只要是學校,往往教只能教的東西(過分簡化的數學方程式、公式定理、遊戲規則),而非實際需要去學的(複雜)東西 

個案討論讓人誤以為分析討論比實際執行重要,然而實際上則是知道哪些能做、那些不能做最困難。理論要與實際結合。 

管理有些層面可以在教室討論、卻無法在教室裡培養:想像力、毅力勇氣、自知之明、說服他人、激發他人興致、具備道德立場

知識與經驗兩者必須要能相互搭配、不能有落差

 

 

 

7 安蒂岡妮的挑戰  

安蒂岡妮
 
追隨市場或者創造市場?
追隨共識或者相信自己的選擇? 

除了教技術、還要教價值觀
去質問身處的世界,找出自己生命與工作中的首要目標,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老闆的奴隸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7222/
人才的定義與否,看的不該是薪水、職位的高低。薪水、職位再高,在上面總還有其他主管或客戶,還是得仰人鼻息。真正決定一個人奴才與否,應該是:「你是否是自己的主人?」
 

什麼叫做當自己的主人?簡單的說,就是做這工作是為了自己的理念、理想而作,而不是只為了老闆給的那些薪水、職位做事。一個只為了薪水、職位工作的人,對自我價值的評定,完全都是由老闆決定的。這樣的人,自然會淪落為老闆的奴才。 

如果不想當老闆的奴才,想當自己的主人,那自己的心中就必須有另一套評定自我價值的標準。對於自己價值的評斷,是取決於自己的理念、理想、夢想的實踐程度多高。一旦有這樣的價值標準,你今天在哪個職位、在誰之下被誰管,那都不重要了。你在這個位子工作,是為了實踐自己的某個理念、某個理想、或是某個夢想。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主管、老闆,其實是在幫你實踐理念、理想、夢想的幫手!奴才?你說誰還會是誰的奴才呢? 

是奴才與否、是自己的主人與否,其實取決的是,你有沒有自己的理念、理想、夢想?一個沒有中心思想的人,薪水職位再高,終究也是某個職位更高的人的奴才罷了!你不想當奴才,那你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理念、理想、夢想。很可惜的是,很多年輕人並沒有去探索這一塊,以至於最後變成奴才。


然而為達目的允許使用各種手段,正是很多企業與組織的文化

多數人在道德上都很懶惰(逕行服從權威,米格蘭實驗),不能盲目把自己全盤交給所謂的專家與官員(很多都是虛有其表、裝模作樣的笨蛋與壞蛋) 

在蒼蠅王的故事中,大家被群體意識所矇蔽、變得無比瘋狂,沒有個人身分、也無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服從市場,某種程度上而言,即是從眾(放棄妥協)=>順流而下容易的多,只是你不知道你會被漂流到哪裡。然而有時後眼裡只有自己的想法卻又是一種傲慢。

 

 

 

8 父親的離世  

有多少人會來參加我的葬禮?

我的工作與生命對誰重要?(會讓人放下工作趕來)

我忙碌的生活和所謂的成就,跟受到他影響的生命相比,價值有多高?
 

接受他人的價值與抱負、而不努力找出自己的方向,固然誘人,卻非正途。

大多數人都需要痛苦與創傷(被迫裁員離職、失去親人摯愛、瀕臨死亡)來啟動生命的改變(轉換人生需要勇氣、留在原來死路的人生卻容易得多),讓人以新的眼光來檢視自己的生命與價值意義 

個人與組織通常都需要有這樣的打擊作為契機,開啟第二段成長曲線(歸零、除新開始)

在事情進行的順利的時候,較去考慮進行新生活、新工作、新興趣,對於個人和組織而言,都很難能辦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一家公司做到退休已經成為神話,人生必須考慮由兩三個不同的職涯段落接續,以不同的技術/各得不同形式的報酬=>在肉體未腐化前的轉世機會。
Handy因為父親的過世,放棄商學院的工作,轉為聖喬治堂學間的職位

 

 

 

9 家是城堡

組織當中往往頭頭太多、嘍囉太少,事情能夠掌管其實只是一種錯覺 

對於企業而言,賺錢其實不難,只要你不在乎錢是怎麼賺來的

然而對於非營利組織與慈善組織而言,應該盡量去賺取所須,如此慈善團體才能長久發展下去;獲利與擴大盈餘非存在的價值與目的,要得是獲得做好工作所需的資金,而非超過所需。 

必須商業的運作不會污染該機構存在的真正目的,只是大部分的組織只求賺錢、沒有願景與目的,換言之=>沒有靈魂(另一個案例是勢力過於龐大的慈濟)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聆聽自己尊敬的人講話,同時被迫將自己的看法與原則用言語表達出來,儘管我們永遠不知道那個心靈或頭腦會被這個過程改變 

組合式生活與跳蚤式經濟,組合人(薪資工作、計酬工作、志願工作、家庭工作、自我學習成長) 

人應該自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特別是中年以後,隨著年紀增加對日復一日的工作失去熱情與精力,所幸市場需求的也是小包裝的智慧,只是大部分的人習慣安全的待在某一組織、有歸屬感(不管感覺多像囚犯)
 

 

 

10 聖馬可和聖喬治  

死亡是個截止期限,提醒我們生命是個短暫機會、要善加把握在己身之外創造些什麼 

建築工匠們知道他們在有生之年看不到這座教堂完工,可是他們仍然盡全力,好讓它在他們離世之後很久還屹立不搖。

而公司董監事們也應該反省思考:他們看見的未來有多遠?如何確保未來一定是好的?對於他們而言什麼是美好的將來?

充滿人類輝煌事蹟的地方、反而看不見上帝的蹤跡

上帝是我們向善的本能、我們的良心、我們利他的基因。

大部分的組織只對自己的生存有興趣、反而忽視了組織存在的使命 

公司章程、政府法規與等級階層式組織的骨骼與血脈,至於人際關係與從中而生的政治則是在組織流動的血液
 

信仰不見得需要繁文縟節,只是這些儀式往往變成裝模作樣、喪失意義(組織內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很會偽裝) 

逃脫這些原本的習慣與生活型態束縛有如死亡,也唯有死亡才能重生,每個人一輩子都要經歷過很多次的小死亡

祈禱、冥想,讓自己從日常生活拉回,思考這一切是為了什麼

藝術讓我們離開眼前的世界,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情。 

在戒律遭到忽視、上帝被否定的時候,你必須學會弄清楚自己的信念、自己建立自己的行為規範。(然而這點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非常困難,絕大多數人還是需要一個上帝與宗教來規範,儘管有時變成邪教與基本教義盲從,告解變成牧師控制教區百姓的工具)

這個信仰的缺口,不能被政府已制定法規的方式來填補(共產社會的經驗教訓),而是教育與哲學的任務。 

作者從聖喬治堂學間的職位,深刻體會到,他對自己與人生的信仰、並非宗教信仰。

 

 

 

11 組合式生活  

足夠已經很多,更多則是無謂的追求=>世界可以更誠實、更多樣

讓出位子,把組織留給更年輕的一代,我們並不像自己所想像地那麼不可或缺。

然而從受庇蔭的監牢搬到廣大的世界並不容易=>你會喪失歸屬與身份標記,一方面是沒有皈依、空無一物的恐懼,另一方面也是探索自己其他可能面向的機會(不再需要擔心受到任職機構的箝制)
韓第也花了七年,才讓自己的組合工作上軌道(一方面寫書、演講、帶營討論)
1.      要有收入、現金進帳
2.      管控好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3.      對子女與家庭的責任

自由很好,但大部分的人寧願活在別人給予目標與方向、隨波逐流(被別人利用來達成他們的目的,優先順序與價值判斷由別人說了算)

獨立工作者必須自己想清楚生活的目標與優先順序,包括適當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也沒有同事可以分享成功的喜悅與分攤失敗的難受=>要能夠重視與認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而對於獨立工作者而言,成本效益是意義不同的事,  

對於上班族而言,收入薪資叫做compensation=>補償你去做被強迫的事情(所以同樣出賣個人時間與心力、薪水越高越好)

對於獨立工作者或謂自己理想作是的人而言,收入叫做津貼Allowance=>讓人溫飽,心力放在實踐個人的理想與受到召喚的使命(即便錢多也不從事佔去太多時間、不喜歡的事、待在不對的地方或從事有損道德的行為。) 

Keyenes:人富有了之後,才會重新視目的重於手段,寧願堅持理念而不取現實功利。

然而金錢上的富有與足夠,必須來自於個人內心,否則只能當老闆、客戶或職業的自願奴隸、亦步亦趨追隨世俗的價值觀與優先順序,不會有真正的自由。 

「足夠」的意思是:放棄追求金錢與金錢能購買的東西,不用賺錢來做藉口或用財富來定義自己。打開心胸、誠實面對自己、找尋自己看重的東西,面對自己如何定義自己與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問題。
這點要具備相當的年紀,才容易弄清楚何謂自己的足夠
=>世界很大、人生有很多可能,你自己要有一把尺與標準,衡量什麼是你自己想要的/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否則往往隨波逐流、空轉
欸,人生無奈之處在於走過方知來時路

 

 

 

12 有產階級

公司的目的不是賺錢,賺錢只是附帶的副產品與讓公司可以去做更多更好的事

至於什麼事,那才是界定公司存在的真正理由與價值。 

這章提到社會主義思想的韓第反而靠房地產賺了大錢 

房地產和資本主義都讓人短視近利、有如賭徒,忽略的善待存續時間比我們壽命更長的土地與企業文化核心議題:公司為誰與為何存在? 

自私自利是一種人性的原罪,從利益分配的是否均衡,可以看出主事者的價值觀=>企業由人組成,人沒有辦法被擁有(人不是廠房設備)

企業的優先順序排序
1.      對於社會應盡的義務(不要債、毒留社會、造成社會成本與不安)
2.      顧客(=公司產品服務的價值與意義)
3.      員工(實際作事的人)
4.      供應商(合作夥伴)
5.      股東/債權人

 

 

 

13 廚房和書房  

配合自己的需要與成長,調整自己時間與空間的配置

組織也應將套牢在建築物與土地資產上的資金釋放出來到生意營運上,那些為組織工作的人,才是公司財富的關鍵。

組織的辦公室像是領地、不同等級的員工餐廳阻隔了大家合作,鼓勵大家爭權奪利 

不應該囚禁在過時的組織人事規範與工時規定,應該要更有彈性

 

 

 

14 學校如犬舍  

批判英國的寄宿學校、缺乏隱私被霸凌,學校也往往沒有提供學生關於未來生活的準備。學生在學校被當成需要加工的原料。 

學校課程的內容與傳授的知識往往會從學生腦袋自動折舊刪除,而且是錯誤的:
教導大家盲目相信學者與專家
教導大家死背(可以上網找的資訊)
教導大家不合作(=不作弊)
教導大家只要理解知識、不用實際行動實踐知識
教導大家爭奪排名與考試成績而非樂在學習
教導大家去猜測未來 

然而學校的人際關係、如何運用權力卻會烙印在學生的心靈

現實社會需要大家合作、判斷資訊真偽、應付沒有假設前提的情境,需要隨機應變(碰到問題再去找答案),大家需要知道什麼事做得好(自己個人的長處)、而什麼事情交給別人做比較好。 

我們應該多相信人的潛能,而非學歷證照,父母師長不要過分監督扼殺了孩子自我探索;身教比言較更具說服力;我們需要的是教導思考(而非知識與公式)的學校=>如同哲學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以及弄清楚自己的道德立場(從個案情境當中明心見性,讓當事人更清楚自己=>如果不知道自己在道德議題上的立場,遇到事情發生會等同於沒有防備、隨著權威為惡)

 

 

 

15 家庭大事 

娶一個人,其實娶得還包含對方的家族

進入一個新家庭和到一個新國家居住沒兩樣:你得學習對方的行事方式、風俗習慣才能贏得定居的權利。相互打量評分時,價值觀衝突隨時可能爆發、鴻溝難以填平。

見到一個人的家人至親,才能看見這個人的全部面向(看穿他本來的公眾形象與保護面具),也只有真正接納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才會介紹父母或手足給他認識。 

婚姻會讓兩人在共度人生的過程中,逐漸微妙改變彼此互訂終身的基礎(從性愛變成深厚友情)

 
我們父母傾向把一些不正確的壓力(傳統的成功觀念)加在孩子身上,他們的世界與父母認知的年代差異非常不同,父母的期望其實無關緊要、甚至會起反作用;兒女真正的人格教育塑形來自於模仿父母與家庭的潛移默化,而非學校,多數時候父母自己也沒樹立好榜樣TAT 

婚姻的理由
1.      合法的性行為
2.      養兒育女
3.      相互陪伴、安慰與幫助的伴侶 

而當孩子變成你的伴侶與朋友時,你知道家庭是成功的=>長大的孩子會反過來擔心父母在某些領域的天真、操心父母日益衰老 

大家在相遇的時候,都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滋生出一個新的家庭與一串家庭(家族)當中的一個家庭。

 

 

 

16 大師的時代  

在富裕的現代社會,如何判定是否成功反而是個棘手問題=>選擇太多,卻沒有判斷標準。連企業主管也必須是哲學家(不能只考慮賺錢) 

大師重要的是他們提出的觀念與表達的效果

管理學經常過猶不及:要不誇張到成為毫無意義的陳腔濫調,要不太過艱深只有少數人能懂。一些詞彙不再有清楚的意義,成為管理學的八股名詞,新的術語成為人云亦云口號。 

組織由人組成,沒有辦法被簡單俐落的設計、評估與控制。只有某些特定的作業或單位能夠如此,不應該全盤用工程或自然科學的語言與形式。 

彼得杜拉克其實只是擅於履行常識與清楚表達說明(他認定自己是作家,而非管理學大師) 

大家憑本能知道,組織成員彼此要有信任才能成功,也知道信任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努力去贏取,贏取信任要靠為人處事(而非空口白話),而信任的建立很難、崩垮卻很快。如果組織存在互信與信任,根本不需要層層的關卡與稽查,讓有能力與知道怎麼做的人自由發揮就
 

如果組織要同時擁有大(規模經濟效益)與小(靈活互信)的優點,應該採取聯邦制

不需要創造新理論來管理組織,只需要回歸人性,用尊重對待所有人(而非遭人譏笑的績效指標、造成對立的階級分紅) 

管理需要多問Why,而非去仿效別人的How
為什麼在大組織裡的人不快樂?
為什麼要設定工作守則來管理員工?
成功有許多不同形式,為什麼一定要追求此一目標?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不公不義,卻都沒有行動與反應? 

要讓世界變成更好的地方,每年繳稅然後把一切問題交給政府是不夠的。 

那些為自己利益而工作的組織與個人,遲早會發現他們自己是最糟的,因為他們從不滿意、從不道謝,而且不留遺產

 

 

 

17 帶著麥克風旅行

觀察一個國家怎麼運作,人民如何工作、生活,可能的話也去認識這些人 

人年輕的時候,往往很無知,只會關注在意自己,要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對週遭產生興趣、關心周遭人的感受。=>世界很大,遠超過大家所能看到的地平線。 

旅行提醒我們世界有很多個中心(太陽不是繞著人類運轉),有時候更多、更有錢並不是所謂的進步;儘管很難避開市場與競爭,市場把所有東西推向一個公約數,每樣事物都很相似,雖然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很悲哀。差異與不同能夠帶給人喜悅。
 

每個成功似乎都是另一個問題的序曲

在相互連結的世界,停頓的國家似乎非常不智,然而大家似乎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繼續走下去(不斷追求經濟成長),更糟的是沒有人知道這條路最終會領我們到哪裡、也沒有終點可言。

好消息是資本主義的蜜蜂,毫不留情尋找競爭優勢,散撥知識技術,帶來就業與財富。

壞消息是當蜂群移往下一個地方時,留下的是一片真空,除非這個國度已經善加利用先前注入的財富與技術,建立了自己的人才與持續發展能量,也能守住人才不外流。
 

如果無法面對跟自己有關的真相、而且放不下過去,會被困在老問題、無法向前邁進;要停止彼此相互指責、勾銷冤仇、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與命運負起責任,才能開始向前邁進,國家與組織亦同。

 

 

 

18 七十歲生日 

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可是我去做的本身無比重要
參加我葬禮的人,會絕得我一生曾經好好活過嗎? 

當死亡逐漸逼近的時候,如果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看看自己過的生活,失去的會少一點。

從死亡的那一天,回顧自己的人生,大家會明白:目前耗盡自己時間與經歷的事情,從漲個人生的角度來看,並沒有什麼重要性。

大家記得的不是事業的成就或工作的細節,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自己這一生的證書、證照、著作與獎狀應該隨著自己火化時一併燒掉,如果自己能夠被記得或提出的觀念能夠影響別人,那應該已經融入別人的腦海記憶。

如果要寫遺囑的話,應該交代的不是金錢與物品,而是自己的價值觀與信念。

 

盡你全力作你最在行的事,就是人生的樂趣與意義
不用去討好別人、浪費心力去忌妒或羨慕別人
把心力聚焦在真正事情上
犯錯不可怕,犯錯帶來的是改變人生的契機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辛苦功課
大部分人太晚理解到這點,導致行屍走肉的活著、只做自己知道與會的事情(侷限在自己的舒適領域,而停止心智上的成長,不如停止呼吸)

認識自己之後的下一步是 接受自己,也一樣很難做到
所謂的巔峰往往很短,好日子很快會過去,必須不斷地試探與開拓自己人生的另一個可能性
另外忌妒是人性,隨之而來得是怨天尤人(希望自己生在富貴家庭….)
退休反而才能重新創造自己,以前自己的工作與身份雖然重要,但再也不能定義侷限你,未來的新生活更重要。
 

回顧一生,你會體會生命多麼短暫,自己為了不起的成就多麼渺小,然而其中的某部份多麼寶貴,上天對於自己多麼優厚。 

關於自己的存在,愛,是唯一健康正常、令人滿意的答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