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筆記-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楔子-有問題的請舉手
那些我無法回答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隨著年紀漸漲、經驗累積,逐漸明白:自己知道、或者能做的,其實很有限

人生要面對許許多多無法圓滿回應、解決的問題;遑論工作職責中有許多必須回答去沒辦法好好回答的問題,讓人覺得渺小與茫然。

在理直氣壯回答的過程中,油然浮現的是始料未及的忐忑。
 

答案是種有機體-會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不斷成長、變動。 

一個作家應該帶著問題和讀者一起思索,不斷追求更好的答案,而不是提供答案,讓讀者與自己感到滿足,從此停止對問題的思考。
善哉斯言,老師亦同!

 

 

 

小時候我好想揹著書包去上學,我以為會在學校學習思考、體會、尊重、分享,好讓我更懂得生命所賦予我的一切,更懂得熱愛這個世界。直到我開始上學以後,我明白我錯了:他們說,教育是競技場、讀書(考試)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思考、體會、尊重、分享,學習平庸、冷漠、虛偽、貪婪。 

不必因為挫折而太早放棄,現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後做不到,如果無法幫助社會與這個世界,那麼就先幫助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幸福、有能量的人,才能去扭轉這個世界的自私、墮落、黑暗 

重點不是問題能不能解決,而是你關不關心。有些遺憾可以有機會挽回、有些瑕疵也有機會圓滿。 

大部分的人-儘管經歷不同,但遭遇的困境,從本質上來看是很接近的。

對有些人而言很輕鬆的難題,對另一些人而言,是讓自己生命無法動彈的大困境。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都是來學習的,很多時候讓我們難過挫折的,正是那些我們沒學會的課題;正因為沒學好、沒學會,生命才用不同面貌的煩惱與痛苦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我們相同的功課。
好多人都有類似的生命體悟 

在回答別人與自己的問題當中,面對自己的生命。

  

 

1.你不是真的很愛錢吧? 

重考是為了那個想賺更多錢的自己?還是為了那個不想為考試而讀書的自己?

愛錢的話,就要更努力K書,考上醫學院,將來當賺大錢的醫生
不想為考試而讀書,就珍惜現在的新鮮人生活,不要三心二意。 

所謂的人生志願,到底是你自己個人的內在價值,還是世俗的外在價值(大家都想上第一志願、五子等科、功成名就)

驅動師成為醫師的一開始是外在動機:醫生的社會地位、聰明(能當醫師)、神氣掌管病人、取到漂亮太太

驅動修女的則是內在動機:關心病人

關心的範圍造就了彼此能力的極限(對於修女而言,可以幫助病人視死如歸;對於醫師而言,死亡是一種挫敗) 

當一個人的工作缺乏內在價值時,他是多麼的脆弱、有限! 

Why this job? 喜歡這份工作的哪一點? 這份工作對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如果沒有想清楚以上三點,這份工作無法帶給你生命滿足感,也無法長久走下去。

欸,很多時候醫師救不了病人/無法改變生死,環安亦同(改變不了公司出事的命運與無良的企業)
醫師因為這樣而離開醫界,那自己呢?
除了薪水正常入袋之外,內在動機是旁觀享受看豬打架的樂趣嗎?
當醫生至少可以得到很好的社會地位肯定;社工與環安欠缺相關的社會定位與外在動機,當事人需要有很強的內在動機與自我肯定。 

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能回答的只有自己,畢竟要承擔後果的人是我們自己,沒有人能夠為我們的生命負責。 

每個臨終病人的人生故事不同,但是從生命的終點回顧自己一生時,佔據最多時間、為此汲汲營營的財富、名氣、權勢等等,竟然變得無足輕重。

對於臨終病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內在價值」:

首先是「關係」
有沒有在有生之年和自己在乎的人好好相處,讓彼此的衝突恩怨圓滿、好好告別?

在關係之後的則是「意義」
回顧自己一生,到底給別人帶來什麼幫助?為世界留下什麼貢獻?很多人甚至後悔自己一生都在浪費時間。 

病房和外面世界的距離沒有太遠,但是人認知的價值與行為卻完全顛倒。

人們活在一種以為生命會永遠存在的錯誤假設當中,把生活當成一個大倉庫,透過競爭、不斷地想累積更多的財富、名氣、權勢,卻很少人想過=>沒有誰能真正擁有這些。

事實上,每個人能擁有的只有時間,而生命其實每分每秒都在變少,如果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淋漓盡致的活下去,把時間浪費在累積倉庫當中自己帶不走的東西又有何意義? 

你用什麼價值去衡量你的人生,決定了你將來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要把生命當成目的本身(好好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正是生命的意義),而不是達成目的的手段(生命的意義不是考取第一志願、賺最多的錢、使喚最多的人)

 

 

 

2.興趣可以當飯吃?

如果生活是個容量有限的抽屜,該放哪些東西?哪些又該割捨?

整理一個抽屜需要的不是耐心而是決心=>什麼是非要不可的?

自己的答案:
吃飯、睡覺、和家人談心、留點時間思考/發呆/想像/觀察
花點時間工作賺錢、做些非功利性的事情回饋社會
其他可以捨棄的(浪費時間與生命) 蠢行:
擔憂未來、和豬打架、看電視/打電動、沒有建設性的交際應酬/言不及義的會議
 

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興趣將來有沒有前+錢途!

對於許多人來說因為看不到(+錢途),所以恐懼、猶豫;因為恐懼、猶豫,外人(父母、師長、朋友)(世俗)期待的干擾越大聲,讓自己越來越聽不清楚內心那個隱晦而模糊的召喚。 

哪些要放到抽屜裡、又捨棄排除哪些,其實不只是選擇,它所代表的是這個選擇背後兩個截然不同的遭遇與命運!

在抉擇的當下,其實當事人不可能看見日後自己的命運與遭遇,唯一能憑藉的是內心那個隱晦而模糊的召喚,而非外人喧鬧的世俗期待。 

你得聆聽那個微弱聲音+相信與信任那個召喚與指引。 

傳統(錯誤)的想法是:
你要預測未來
(熱門行業)+立定志向,然後讓自己做好準備剛好搭上命中那個熱門行業。
然而對於一個自我與外在環境都欠缺暸解的孩子,又如何去立訂目標與方向呢?

謎之音:
其實商場老狐狸的預測錯誤也是有如滔滔江水(案例),以上那種school smart的思維毀了好多孩子的人生 

真正的人生其實是不斷的嘗試與摸索:
僅管看不見前+錢途,一個追隨內心召喚的人,依據內在模糊的直覺與判斷,努力去摸索嘗試,在摸索嘗試的過程中,不斷和外在環境磨合與認清自己是塊什麼料子,一步一步調整目標和方向,縮短內在召喚(興趣天賦)和現實(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落實那個興趣,直到它變成一個可行、甚至是有錢+前途的工作。

讓自己歡喜的走下去

摸索嘗試過程失敗與漏接在所難免,失敗不能否定你曾經有過的努力,失敗與挫折其實是上天給予的禮物,幫助你磨合、轉化與調適適應,進而更接近目標,產生後來的成就與人生際遇。
這過程不是決一死戰、也無法預測終點在哪裡,呼應內在召喚的過程其實是一場馬拉松長跑,必須有一種能夠長期走下去的心態,而非破釜沉舟、義無反顧。

要把目光放遠,假設這是一件要做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事情,願意投入多少個人資源?面對怎麼樣的失敗風險?是你可以歡喜自在去承受的? 

不要去跟一些大咖明星比,要讓興趣與對這件事情自然的響往與渴望推動你。

把人生當成不知道目的地的旅行,期待每天的新奇與驚喜。不要失去這種期待與好奇的心情。
從外在的角度,任何事情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從生命的角度,一個歡喜做、甘願受的人士不可能會有損失的,不是嗎?

 

 

 

3.那條短褲
如果一再失敗你會堅持下去嗎?當你完全不確定最後的結果會是成功與失敗,你怎麼知道該是堅持還是放棄? 

呵呵,以上疑問有挑戰過peer review journal & 一再被reject的捧油,應該都問過自己同樣的問題 一而再,再而三 

讓我們停下來與放棄的其實是自己對於困難的想像(&此一想像造成的恐懼)

跑馬拉松最後的幾公里是自己好不容易得到、最精華與最關鍵的階段,要好好珍惜。 

人的真實本性只能從兩難的抉擇當中顯現出來,大部分時候我們對別人侃侃而談自己的為人、人生目標與理想時,其實並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可是在某些特別的時刻,面對壓力、兩難-如同最後幾公里的撞牆,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的選擇會證明自己「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在困難的情境當中,以上想法可以帶給人意義與力量,讓人面對想像中的困難,繼續堅持下去。 

想要成功,堅持是唯一的選擇,而非倒果為因,先想萬一注定會失敗,要提早放棄&停損。
 

結果失敗時的兩種選擇與心態
看待失敗的結果可以有兩種思維
第一種:事出必有因
失敗背後有些道理=>搞清楚影響成敗的因素脈絡比結果是成或拜來得更重要,也是更大的收穫,下次在針對自己努力不族與判斷不清之處再加強努力,絕對可以調高勝算。

第二種:成敗很多時候只是運氣使然,沒有什麼道理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必在不甘心與挫折的心情中打轉,繼續往前走比較重要。


放棄的理由 

很多時候,放棄(如同離婚),比堅持下去是更困難的選擇
(不願正視現實,繼續錯下去才是人性)

如果看見了更好的可能,放棄又有何不可?

 

 

 

4.怎麼度過低潮時刻?

每個人因為立場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因為背景不同,對於事情的價值判斷也就不同。 

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就能轉換情緒
摔車破皮=>好痛+好衰
車子沒刮傷=>賺到了


口水是噁心還是浪漫?
噴到別人的口水
和愛人接吻
 

不管多痛苦或傷心,除非我們願意,否則沒有什麼可以傷害我們。自己的一念之間可以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多一些別人,少一些自己

當「得到」與「擁有」已經不在能滿足我們時,為別人「付出」與「貢獻」才能轉換自己的情緒,提供跳脫困境的曙光。

為逝去的親人抄經迴向也能夠安定緩和悲傷的情緒。 

很多時候,痛苦煩惱是因為把心力焦點集中在「自我」的損失與挫敗

把眼光看向別人,去關懷別人、幫助別人,不再聚焦於自我,在看見別人快樂的同時,也看見了自己的價值。

 

 

 

5. 上台我就是會緊張,怎麼辦? 

主持人其實應該站在「不懂」的立場,來提問出觀眾聽眾最想知道的問題

如果主持人很「懂」來賓的立場與專業,那會變成是孤芳自賞的學術研討會。 

杯弓蛇影原先是虛幻的,可是當事人把那個虛幻的焦慮當成是真的(以為喝下了小蛇),所以竟然真的生病了! 

每一個焦慮背後都對應著一個期待,而這些期待都是圍繞在「自我」

只要稍微跳開這個「自我中心」,從別人的期待、需求重新想想整件事情,其實我們的焦慮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真實。 

好好練習是唯一的真實

馬拉松長跑不要想著終點,那是幻象;專注在腳底下的路,那是現在唯一能夠擁有的真實,抓住這個真實,一步一步,一定可以到達終點。 

「過程」比「結果」重要,因為過程做了什麼努力、付出多少是掌握在自己手裡,而結果成敗大部分卻是決定在別人做了什麼。 

結果目標(不能掌握)=>各階段計畫=>mile stone=>每日的練習/累積(可以掌握)

 

事前
為了達成目標、把工作做好,要擬定嚴密的計畫、一次次沙盤推演,強化對自己計畫的信任與應變力,一次一次在腦海預演自己的成功 

D-day
降低自己對於成果的期望值,減輕自我壓力與焦慮,內心安穩反而可以有好的表現 

事後
接受所有的可能,不管結果如何,你的學習成長與人生會繼續下去,會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好。

 

 

 

6.格局來自渴望 

(浪費時間)讀課外書,對於人生的格局(與未來發展)有幫助嗎?

讀教科書可以拿學歷+專業證照,對於就業才有直接的幫助

格局:對於局勢、態勢的理解與把握。一個人對於某項事務在時間與空間未來變化的認知程度 

用這些接觸到的心思維回來反省與檢討自己原先的行為舉止 

能夠發揮想像力、舉一反三、跳脫貫性思考(惰性),把書蓋起來,想想自己是當事人,在那個情境下會怎麼做,課外書對於啟發人生智慧會比教科書更有用

然而要跳脫思考惰性,需要有很大的力量,一是負面的恐懼:懼怕死亡、失敗

二是正面的動力:名利與性誘惑、對於成功的渴望、希望能夠幫上忙 

要有渴望與改變的動機,人才會想改變,因為想改變,所以尋找不同的思維、展開學習與行動,有了那樣的動力才能跨越必然的障礙。

 

 

 

7.文學書比較low?

對於作者而言,書本是最有效率與淋漓盡致的表達空間,同樣的想法轉換到電視或是其他媒介表達時,有所刪減、扭曲。 

大家的注意力與視野,往往被有限的電視、報紙與雜誌所限束甚至誤導。

具備讀書習慣的人,因為擁有來自更廣大世界的資訊與想法,能夠擁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只要專業領域與品格沒問題,相對容易出人頭地。

換言之,不讀文學書,只讀非文學、甚至工具書的人,其視野也受到限制
欸,為人處世的智慧與對人性的刻畫,文學作品反而是經典

文學作品往往讓人更深刻地體會別人的感受,所以更能改變別人、影響力更大。

大部分的時候,人只活在自己內心、小小牢籠的世界;可是當被文學作品當中的情境所吸引,進入角色內在的情感世界時,我們從自己內心的世界走出來,走進別人的內心世界,也打開自己的世界讓別人走進來。 

透過文學與故事,讓人看見人性、內在風景與情緒、人生的許多可能性 

光是「感受」別人內在的情感世界,我們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有很大的轉變。
 

這些內心的體會與學習轉變是一點一滴的。
也要練習述說自己的人生故事,把自己的情感、觀點,透過故事表達給別人。
沒有故事可說的人生,其實是要嚴肅反省的失敗空洞人生。

 

 

 

8.和自己不熟是最大的問題 

寫下開始一件事情、一段關係時,寫下為什麼會開始這件事情的三個最重要初衷。

自己對事情或關係有所懷疑時,回來看看這三個初衷是否還成立。

比三個初衷更重要的是
人事時地物都會改變,人的想法與認知也會改變,甚至發現當初的起心動念不正確。
 

人是萬物的尺度(Protagoras),但如果人對尺度的認識有問題或這把衡量的尺度是扭曲的,衡量世間萬物的結果就會是誤謬的。

如果不好好探索自己、認識自己,盲目向外追逐與尋求,真的能找到想要的幸福與快樂嗎?

 

 

 

9.回到事物的本質

愛有兩種目的,一種是佔有、滿足自己;另一種是付出、讓對方感到快樂 

當生命遭遇困境或重大選擇的時候,經驗與理性分析固然很好,但比經驗更重要的是回到問題的本質,從那個本質的角度來思考、抉擇。不論困惑的是愛情或是工作的抉擇,回到本質來思考,提供了一個取捨的參考標準,有了這更重要的標準,我們在面對自己的決定時,才能有真正的安定與開闊的心胸。

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生活與工作,都只是被動地回應世界丟給我們的難題,許多負面情緒淹沒了我們,讓我們看不見事物的本質,忘記回到本質(一開使和某個人士產生關聯,最基本與重要的理由)去思考。

欸,因為週遭的黑暗,才能讓人關注內心本質的微弱光亮

 

 

 

10.改變世界的心靈門檻值 

這最後一章是侯老師自己的心路歷程告白侯媽媽的大哉問:你這輩子,到底是想救人還是害人?

大家小時候都夢想改變世界,長大後越來越沒有夢想,甚至只是期望不要被世界改變社會用短視近利的方式運作,我們都知道問題卻又無能為力,該如何對這個和理想背道而馳的世界充滿熱誠? 

個人不段隨著世界在改變

教育的過程與體系,我們到底是教導孩子學會思考、關愛、分享、尊重?還是我們只是複製整個社會的私利與競爭的價值給孩子?

隨著社會的分裂、政黨惡鬥,教育制度與入學記分方式一改再改,一屆又一屆的白老鼠畢業,學生的考試壓力依然沉重,錯誤的教育體制與現實難以撼動

以「救人」的標準來說,老師在辭去醫師工作變成作家之後,可謂是沒有建樹。 

無聲無息成長的稻米、倒映在水田裏無語的天空、雲朵,老農、民宿主人、吵雜的遊客百姓,其實正是生命與生活的壯闊。
 

危險心靈(要買這本書給國中孩子看

公視 youtube





以上圖片資料出處:



 
 

在一個無法改變的世界,每個人都覺得那個門檻值為3的人應該是別人

在一個能夠改變的世界,每個人都相信那個門檻值為3的人應該是自己

你的選擇決定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與你存在一個怎麼樣的世界。

 

沒有留言: